基础垫层的厚度及形式
1、基础垫层应满粘结强度,保证基础底板水平面承载力。
2、垫层宜用不小于0.6mpa+50mm的钢筋砼,并与基础或地圈梁连接;
3、当设计无需设置时,基础中心部分可设置钢筋混凝土筏式基础或其他形式的筏基。
4、基础垫层上下应有相同截面的整体素块存放。当建筑物基础底部为空腔或地坪比较高时,常采用钢筋混凝土垫层和钢筋砖砌现浇。混泥土基础;当基础埋深过大时基础亦须增加基础的附属材料如木板等。

5、对于不均匀地基,常在基础顶面处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或钢筋网片作为提升稳定性能的措施,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也可将基础底板水平灰缝间距内设置纵横隔离桩作为提高稳定性能的方法。
6、在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前必须先将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规范要求进行绑扎。
7、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绑扎应根据设防烈度和受力特点采取适当的加密方法。
8、圈梁配筋应沿纵横墙贯通起来,并与各层圈梁的钢筋网紧贴牢固,不得留设拉结筋,以免产生蜂窝麻面情况。
9、圈梁配筋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确定,当檐口标高低于正负零米时,必须增设圈梁。
10、当地震来临前,地基土仍应夯实。
11、当基坑开挖后,若出现局部软弱下卧层时,基槽应再次加宽至持力层;当基坑长期超过500mm且基槽尚未扩展到正负零甚至变浅时,除增设新基础外,还应在基槽中加设地圈梁;

12、地基持力层符合要求时基坑开挖前基坑周围已挖好的沟渠、水井等,必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检验后方可进行地圈梁施工;
13、地基持力层符合规划的时候,基础的顶止软弱区域应该再次加宽至持力层;
14、当基坑长期超过500mm且基坑已挖完毕并经专家评估考虑后方可进行地圈梁施工。
二、地基垫层的形式地基垫层形式主要分为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桩基础。
(1)独立基础这是指柱下独立柱子支撑的那部分都是采用桩基来做成的。
这类基本上农村自建房使用都很多,而地质较好的城市建房使用更多,基本上农村自建房使用比较多的就是这种地基。
(2)条形基础它是直接用于框架结构的那一种,但是抗弯抗剪能力会比较差,只适合做筏板基础或者是单侧无屋顶的基础。